循環流化床爐內傳熱的基本形式
發布日期:2021-09-24 | 關注: 點擊咨詢
對于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傳熱主要包括顆粒對流換熱、氣體對流換熱和輻射傳熱三種 基本形式。僅對爐內三種傳熱形式作一簡單介紹:
1.顆粒對流換熱
循環流化床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固體顆粒聚集成顆粒團。并且每一顆粒團是由數量眾多的顆粒聚集而成的,顆粒團的溫度與床溫相同,這些顆粒團自成一運動主體。當它們運動到受熱面附近時,與受熱面形成很大的溫差,這時熱量很快地從顆粒團經過氣膜以導熱方式傳給受熱面,或者顆粒團直接碰撞受熱面把攜帶的熱量傳給受熱面。受熱面被間斷的顆粒團掃過而不是為連續的顆粒層所覆蓋。顆粒在運行一段距離后就會彌散或離開壁面,壁面處又會被新的顆粒團所取代。顆粒團停留在受熱面附近的時間愈長,顆粒團與受熱面間的溫差則愈小。反之,若顆粒團停留時間愈短,亦即顆粒團更新頻率愈高,則顆粒團與受熱面間的溫差愈大,熱量傳遞速率就愈高。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顆粒尺寸減小,單位受熱面上接觸的顆粒數量越多,傳熱就越激烈。
2.氣體對流換熱
在循環流化床鍋爐內固體顆粒與受熱面接觸發生導熱的同時,氣流也在顆粒與受熱面表面間進行對流換熱。通常情況下顆粒對流傳熱的份額要比氣體對流傳熱的份額大得多,但在循環流化床稀相區顆粒濃度極低的情況下氣體對流傳熱就變得重要起來。因為循環流化床中顆粒團以外的部分并非是沒有顆粒的,只是在上升氣流中還包含少量的顆粒,單就是這些顆粒增加了氣體的擾動,使顆粒間氣流處于湍流前的過渡狀態或湍流狀態,氣流的對流放熱非常顯著,因而在整個熱量傳遞過程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
3.輻射傳熱
輻射傳熱也是循環流化床鍋爐中的主要傳熱方式。當床溫高于 530℃以后,壁面上的傳熱強度會因為氣體導熱系數上升和輻射傳熱的上升而增強。輻射傳熱的增加,會同時增大氣體對流換熱和顆粒對流換熱。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密相區顆粒濃度較高,對受熱面的輻射作用則相對減少;而在稀相區顆粒濃度較小,輻射傳熱所占比例增大。